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 1c59a
 內容簡介:

已有20年臨床醫療經驗的諮商博士陳偉任醫師,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統整各學說,提出「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的自助助人模式。

  停:停止自己失控的情緒

  看:看看這是誰的問題

  聽:聽懂對方的行為目的

  走:走出互動的新選擇

  在完整介紹阿德勒學說後,分別闡述如何在伴侶、親子、家族等關係突破瓶頸,讓雙方走向新的和諧模式,解決人際煩惱。

連結:博客來

 
 

 

阿德勒心理學辭典 

【創造力】

 

編輯整理:鮑順聰

 

「創造力」是個體賦予環境與經驗主觀之解釋與個人之意義的主觀能動力。

首先,個體的創造力體現在他們對環境的主觀解釋,以及對經驗賦予個人之意義,進而影響其行為表現與生命風格。其次,個體的創造力體現在他們能夠主動塑造自己的目標和自主決定其生活方向,並通過對環境的獨特反應來克服困難與障礙。最後,個體的創造力能為個人之動機賦予方向與力量。

簡言之,阿德勒心理學中的創造力是指個體的主觀力量和能動性,以及他們對環境的主觀解釋和個人意義的賦予,並展現為個體的自主性和主觀性,在性格發展與行為塑造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創造力不僅是一種個人能力,更是一種心理健康的表現。透過創造力,個體可以將認知、情緒或行為聚焦於社會積極的方向,導向有用的成就;也可以邁向心目中的理想目標,得到創意的補償,並且發揮潛能、朝向整體性發展。創造力也可以幫助個體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獨特性,並且在實踐中展現出自我一致的生命風格和目標。

家長和教師在兒童早期培育創造力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以下是一些培育兒童創造力並避免消磨其創造力的方法:

 

  1. 提供豐富的體驗和探索機會:家長和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體驗,包括藝術、音樂、自然和遊戲等,讓兒童有機會發現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想像力。
  2. 鼓勵問題解決和批判性思考:家長和教師可以鼓勵兒童提出問題,並且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助於培養其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並且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3. 提供支持和鼓勵:家長和教師應該給予兒童支持和鼓勵,讓他們有信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這有助於建立兒童的自信心,並且激勵他們不斷地探索和嘗試。
  4. 避免過度干預和控制:家長和教師應該避免過度干預和控制兒童的活動和想法。給予他們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間,讓他們有機會自主地探索和表達自己的創意。
  5. 提供正面積極的範例與環境:家長和教師可以提供正面有益的社會範例,創造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兒童受到啟發和激勵。

  

參考文獻:

Slavik, S., & Carlson, J. (Eds.). (2006).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Taylor & Francis.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社會情懷 afdb7內容簡介:

◎社會情懷是阿德勒心理學理論最大的貢獻,要解決生命加諸於人類的生活挑戰,人們需要預備好與他人同舟共濟並持續追求理想。

  ◎家人和學校能根據本書,引導孩子「預備」好將來在各種生命任務中和人際合作的能力,能在自我關注和關懷他人中做抉擇。

  阿德勒認為人類有「歸屬感、長進、意義和鼓勵」四個心理需求,
  Betty Lou Bettner博士提出相對的四個關鍵能力C:

  Belong歸屬感→Connect連結
  Improve長進→Capable能力
  Significant意義→Count價值
  Encouragement鼓勵→Courage勇氣

  與人交往、發展親密關係(連結);
  獨立自主、享受工作(能力);
  在助人的同時找到生命的意義(價值);
  也因而越來越自信和堅忍(勇氣)。
  具備四C,便能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務:
  社會、工作、親密(友誼、工作、愛情)。

  四C如今已多方應用在教養、兒童遊戲治療、青少年輔導、創傷治療、
  家長及教師諮詢、教師專業社群、組織成員態度檢核、公共衛生等。
  四C不但可用來估評個人及社群團體的關係效能,
  也可運用在臨床諮商或企業組織變革的目標和策略。

  ★本書為曾貝露教授《四C人生:阿德勒心理健康雕塑手冊》譯作系列五冊的第三冊,歡迎全系列閱讀,全盤掌握阿德勒大師心理學的理論與運用。

連結:博客來

 

 
875 6f79e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高曼1996年提出影響全球的EQ也是達賴喇嘛超過三十年的知交,他解析對達賴喇嘛的長期觀察,加上長年的心理學研究結果分析,如果我們都能透過情緒轉化,讓心平靜,才能有更多的耐心、容忍心、寬恕心,就能擁有一顆柔軟慈悲的心,從自身行為開始改變,伸出援手,對身邊的人付出真誠的關懷,追求幸福經濟,以對話取代衝突,就有機會能邁向一個向善的美好世界。
連結:博客來
 
社會平等 56e24
 內容簡介:

本書可視為阿德勒「社會情懷」概念的延伸

  人類是社會性物種,其基本渴望是有所隸屬。阿德勒將這種基本渴望稱為社會情懷,是一種社會共融的概念,一種人能與生命潮流相融合的感受,一種關懷他人福祉的意念。

  本書從對自我的探索開始,了解自卑感與恐懼如何影響個人對平等的理解,進而造成人際間、親子間、兩性間的衝突,限制了社會情懷的發展。然而,唯有每個人都能自覺與人平等,才有建立民主架構的能力,形成真正的民主社會;因此,充分了解平等的真諦,正是今人所面臨的重大挑戰。

  做為阿德勒的直屬學生,作者跟隨阿德勒身邊多年,由其闡述阿德勒的理念,最具完整性與說服力。
連結:博客來

 
 

 

阿德勒生平小故事

從家庭星座認識阿德勒

 

編譯:黃宜靜

 

阿德勒(Alfred Adler)於1870年出生在維也納的富裕穀物商人家庭中。他小時候身材矮小,患有佝僂症,此病症狀及治療過程限制了阿德勒童年的行動,五歲時罹患嚴重肺炎,連醫生都不確定是否能康復;求學時,阿德勒曾對學校失去興趣,數學不及格,甚至老師建議要輟學,而阿德勒則決定讓老師看看他的能力,於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班上數學第一名,之後再也沒有遇到任何學習上的困難。在青春期階段,阿德勒是一名好學生,對音樂、歌唱充滿熱情,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員,高中畢業後,他就讀維也納的醫學院,成為眼科專科醫師,而後轉往精神醫學領域。

阿德勒在七個手足中排行老二,他受到父親的疼愛,但母親特別寵愛哥哥,與阿德勒的親子關係並不佳。哥哥Sigmund大阿德勒一歲半,相當聰明且有才華,兒時的阿德勒一直追趕著哥哥,長大後哥哥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阿德勒很喜歡小他一歲的妹妹,接下來排序第四的是小三歲的弟弟,有一天阿德勒睡醒時,發現睡在旁邊的一歲弟弟已經過世,這對阿德勒而言是童年的重大事件;排行第五的是小四歲多的妹妹、老六是比阿德勒小七歲的弟弟,他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從事新聞業,但與阿德勒的關係不好,老么年紀與阿德勒相差十四歲,他出生時正處於家庭經濟最困難的時期,所以教育被犧牲,後來在哥哥的幫助下生活。

阿德勒在求學期間也參與社會主義團體,並遇見了出生於莫斯科的妻子Raissa,他們在1897年結婚。Raissa是一名熱心的社會主義者和女權主義者,與阿德勒的性格差異很大,阿德勒曾經提過性別平等說比做容易得多,可見在婚姻關係中,兩人也歷經了磨合過程。

阿德勒與Raissa育有四名子女。第一個孩子Valentine出生於1898年、第二個女兒Alexandra於1901年出生、第三個孩子是出生於1905年的兒子Kurt,1909年出生的老么是女兒Cornelia。大女兒Valentine與其母親性格相似,參與許多社會運動,後來在俄羅斯被捕入獄(另一說法是失蹤),Alexandra和Kurt追隨父親的腳步,成為國際個體心理學協會的主席,老么則是一名音樂家。

從阿德勒自己的家庭星座與童年經驗,對照他所提出的理論,你有任何新的想法或看見嗎?

阿德勒曾說過,重點不在於擁有什麼能力,而是如何使用這些能力。我們可以從阿德勒提出的個體心理學中,看見他的生命經驗與軌跡,包括早期回憶、出生序與手足競爭等;小時候面對死亡威脅與弟弟驟逝等經驗,促使阿德勒決定要從醫,而在輔導氣餒的兒童時,他也會運用自己研讀數學的經驗鼓勵孩子克服學習挫敗的挑戰,這些都緊扣著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理論。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