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心靈覺察 / 阿德勒與創傷》面對創傷的勇氣

《心靈覺察/阿德勒與創傷》面對創傷的勇氣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談創傷,除了理解創傷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知道創傷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怎麼看待這個影響,以及我們選擇如何回應這個影響。 撰文/張倪綸 天下午,小棧拿著剛煮好的咖啡要走回位子,不小心被絆了一下,手上的咖啡全打翻到了大腿上,一整片的紅腫湧現⋯⋯ 「啊—!」大家聽到尖叫聲,紛紛上前來看看發生什麼事,有人檢查傷勢,有人則準備帶小棧去急診處理傷口。離開的時候,還能聽到小棧邊哭邊大罵:「X !到底是誰把箱子擺在那裡的?」另一邊的小桃正整理著厚厚的一疊文件,看見小棧出事,自己一個不留神,唰—「啊!我被紙割傷了!好痛喔!」同事大商見狀沒好氣的說:「怎麼又有事了?小心點!不要把血沾到文件上喔。」小桃微弱地應了聲:「喔。」匆匆拿了張面紙把傷口包起來,藉故離開現場跑去躲起來,蹲在樓梯間角落卻忍不住越來越焦慮,一邊默默地落淚,一邊想著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無能。小江在一旁看見小桃哭了,思緒一下子飄到上個禮拜,腦海浮現大商對自己破口大罵的樣子,耳邊彷彿又聽見大商怒吼的聲音,瞬間腦袋一片空白,眼神呆滯,什麼也做不了。 創傷無所不在 小棧被燙傷了,他的傷口很明顯、也很痛,所以大家想的是要立刻送醫處理。小桃只是被紙劃傷,看起來是平常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可能不會特別處理。生理上的創傷,傷口明顯的,我們自然會留意,也會知道後續要花一段時間清創、換藥。 而傷口不明顯的,我們往往會 :「哎呀,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理它,過幾天就會好了。」大多數身體健康無虞的狀況下,傷口的復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若是身體狀況不佳、免疫力下降,就連小傷口都可能因再度感染而發炎,甚至潰爛。 心理創傷也是這樣。當你經歷重大的創傷事件(如家暴、性侵),因為有個明顯的「傷口」,所以我們知道應該去處理傷口。但像小江這樣,在工作上突然挨了一頓罵,除了頓時覺得情緒在翻騰,有點臉頰發熱、心跳加速、呼吸開始急促之外,我們大多會選擇告訴自己「別想太多了,繼續把事情完成就好」。 過了幾天,小江發現自己胸口仍然悶悶的,晚上也有點難入睡,早上起床變得困難,想到又要上班就感到疲憊,小江覺得壓力好大,但也不知道有誰可以陪自己說說話,只好不斷安慰自己「認真工作吧,想那麼多也沒用」。其實,這些反應都是身體正在對我們發出訊號:「你受傷了,最好要去包紮一下傷口囉。」 沒有發現自己心裡已經出現一道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阿德勒心理學辭典》自卑感

  《阿德勒心理學辭典》自卑感 編輯整理:鮑順聰 在個體心理學中,自卑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價值和能力的主觀評價、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認知,以及隨之而來的感受與身心反應。不安全感、無法發揮功能、面對任務時覺得無能、無法達成、焦慮、煩惱、擔憂等等都屬於自卑感。 正常的自卑感可激勵個體尋求解決之道,並且推動個體成長和發展;而誇大的、神經質的自卑感通常表現為過度、持續、全面的自卑感,並且對個人的日常生活、人際互動、情緒健康等產生負面影響,而容易採取對立攻擊或逃避退縮等較不健康的方式因應。 自卑感可再區分為原級自卑感和次級自卑感,或展現在不同的層面。 原級自卑感(Primary Inferiority Feeling)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力或價值的最初感知,通常源於童年時期的經歷和環境。原級自卑感可能來自於無法達到個人期望或面對困難的任務,對於孩童來說,這可能是無法做到他們想做的事情。這種自卑感可能會影響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 次級自卑感(secondary inferiority feeling)是個體知覺到和目標間的心理距離,當這個距離愈大,自卑感就愈強烈。如果目標是優於別人,那麼不管在實際上或想像上,當他沒有知覺到自己優於別人時,便會引起強烈的自卑感。當個體隨之陷入惡性、自我挫敗的循環,原本為了補償原級自卑感所建立的目標,卻引發了次級自卑感,而被引發的次級自卑感通常也會觸發原級自卑感,形成情緒的連鎖骨牌效應。 自卑感可以展現在許多不同層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方面,例如:身體的(對自己外貌、身材或身體功能等)、智力的(對自己的智力、學術成就或認知能力等)、心理的(對自己情感狀態、心理健康或心理能力等)、經濟的(對自己的經濟地位、財務狀況或職業成就等)、社會的(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社交能力或社會認同等)的負面感知和情感反應。而不同層面的自卑感可能會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價值感、社交關係、情緒健康或生活滿意度等等。 身為父母或師長,可以如何理解孩子的自卑感並運用在教養上? 開放溝通:通過與孩子建立信任與理解的關係,建立一個開放平等的溝通環境,讓孩子感到可以坦誠地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觀察行為: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反應,留意是否有自卑感的跡象,例如自我懷疑、退縮、焦慮等。 傾聽與探問:花時間聆聽孩子的內心聲音,了解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和感受,並通過與孩子建立親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阿德勒家庭諮詢室》別讓過動的「刻板印象」影響對孩子的「管&教」

  《阿德勒家庭諮詢室》 別讓過動的「刻板印象」影響對孩子的「管&教」 趙元芝 【就讀小一的小烈從進幼稚園開始,在學習與人際互動上的表現,一直是師長、父母努力協助與費心矯正的焦點。經醫師診斷有學習障礙及注意力不足過動傾向,除進行早療也持續用藥中。生活日常主要照顧者是媽媽,家中還有一個「正常」的弟弟。在家裡也經常與弟弟爭執打鬧。父親工作忙碌,回家看見兩個孩子經常吵吵鬧鬧,有意無意會表現出質疑太太是怎麼管教孩子們的。媽媽每日負責接送孩子上放學,學校老師總將對小烈與同學相處的行為轉述給母親,有時候會加上進退步的評價。據老師轉述,這回小烈在自由創作時間要拆同學搭建的積木作品,吵著要重建才行,要蓋一座遊樂場、大橋…..。老師阻止並糾正了小烈不適當行為,向母親說明外,也表示孩子似乎比上學期退步了。媽媽瞬間感到壓力與挫折,對於過動的孩子到底要怎麼教才會聽話懂事,不與同學發生衝突?」】 百年以前做為一名精神科醫師的阿德勒,提出了全人類福祉的關鍵在於兒童教育。相信父母都希望培養孩童能接受自我、並信賴這個世界,熱情的與他人共同參與學習與體驗,過上幸福的生活。親愛的爸爸媽媽們,還記得童年的你曾經犯錯或學不會的時候嗎?喜歡大人怎麼對待你?不喜歡大人怎麼對待你?什麼樣的成人姿態在你心裡留下溫暖,滋養了你的勇氣,然後,小小的你在內心告訴自己「我知道了,下次我會注意」,還是被管教之後,心中默默的想著「真倒霉,下次不要被大人發現就好了」。因為我們都不完美,都曾經犯過錯,當相信身邊的人是夥伴而非敵人,會感到有安全感,願意承認並修正自己的錯誤,更樂於與人溝通合作。 是的,我們的焦點不是孩子的錯誤行為,即使診斷是過動症的孩子,未來仍會進入社會,需要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因此,理想上能欣賞、喜歡自己,也能信賴身邊的人,將會最為健康且充滿與人合作的勇氣,可稱上擁有健康的人格。阿德勒心理學派的專家德瑞克斯歸結「極多數發生衝突、惹事、自傷傷人行為的孩子,都是氣餒的孩子」。所以超越過動症診斷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孩子在哪裡喪失了勇氣與受了傷?唯有了解孩子行為目的,方能對症。 好奇與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感受,是「為了什麼」做出該行為,從中理解孩子的渴望,發現孩子還需要學習的社會技巧與態度,引導孩子同理他人的感受,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做出正確行為的選擇。當孩子犯錯,關心孩子的成人將有了一個成為夥伴、教練、表達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校園裡的阿德勒》阿德勒學校:帶著規範與歸屬的自由

  《校園裡的阿德勒》 阿德勒學校:帶著規範與歸屬的自由 林艾璇(大元國小  專任輔導教師)   伴隨少子化的浪潮來襲,教育部統計處學校基本統計資訊的資料顯示,112學年度6班以下規模的國小佔全台4成,113學年更將有18所國小停辦。掙扎於小校廢與不廢的決策之際,各縣市政府也鼓勵小校轉型為具有特色的理念教育學校,以增加存續的生機。為此,筆者想分享一所阿德勒理念的學校,其運作的方式相當呼應108課綱中強調的三項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阿德勒學校坐落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聖彼得堡,已成立16年,是一所國中小學學校( K-8 school)。在校園中,學生們上午修習基本學科,下午則有主題式的選修課程,此外,他們也透過會議討論參與學校的運作、問題解決,以達成在民主的環境中學習社會化,並透過內在動機與自我調節來促進學習的目標。        學校強調的精神為:帶著規範與歸屬的自由。自由同時包含著遵守規範的責任,並且透過明確的規範與尊重的氛圍,也能夠為學生帶來有所適從的安全感。 自由:人類生而自由,自由的權利並非被賦予或掙得的。在校園生活中,學生都必須投入與做出決策,在過程中的學習與犯錯都協助學生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 規範:民主社會必要的一環。每週召開一次學校會議,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與責任參與公共事務,且每人都有等值的一票。 歸屬:學生始終被視為對學校有貢獻、珍視的一員。在彈性、混齡的社群中,學習施與受的課題。   行為準則:校園中並不推崇獎懲制度,而是依據Dr. Raymond Corsini所提出的4R’s,學生會閱讀和簽署校園期待的協議,代表願意遵守行為準則,若沒有達成則將獲致自然或邏輯的後果。4R’s分別為 責任(Responsibility):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對學習負有責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尊重(Respect):對自己的尊重與對他人的尊重。 善用資源(Resourcefulness):以創意運用自身與環境的各種資源,增加自己的技能與能力。 有同情心(Responsiveness):感知與環境的一體共存,實踐社會情懷。   透過親師生三方共同融入在社群的合作,學生從民主學校中獲得的是 透過貢獻的機會感到歸屬。 學習是一種選擇,學習的酸甜苦辣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熱情與興趣所在,也發現自己的能力與勇氣。 從面對學習的挑戰中獲得鼓勵和支持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扭蛋記

Grace Lin,國小專任輔導教師,也是一對男雙寶(10歲)與一位女孩兒(6歲)的母親。因酷愛阿德勒的高瞻遠矚與直指人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嘗試以阿德勒的理念與孩子們互動,並願意以文字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 《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扭蛋記 Grace Lin       孩子在準備睡覺前的這段時間,一直是我的易爆點。一聽到睡覺的鬧鈴響起,孩子們像是漫遊後一一回神,瞬間接收到來自身體各式各樣的訊號:想要上大號上小號、想要喝水、這裡癢、那裏痛。這些舉措,在我看來就是想要拖延睡覺,罵過、氣過,用過提前睡覺、過了睡覺時間不回應孩子的要求……等策略,但效果都不是太好。     直到有天,孩子在家裡翻出了扭蛋機,讓我有了靈感,想要以「慶祝」(阿德勒不提倡給獎勵,而是與孩子一起慶祝目標達成的喜悅)的方式試試看。我請小女兒在紙條上寫下: 「愛的抱抱」、「自由十分鐘」、「陪陪我十分鐘」、「免死金牌」、「誰來點餐」(註1),一來和女兒練習一下注音拼音,二來女兒還看不懂國字,由她自己寫下內容才讀得懂,接著將紙條一一放入扭蛋中。然後媽媽就發布了準時睡覺的慶祝方法:在20:30前完成睡覺準備的抽扭蛋一枚。     孩子們因為期待投擲硬幣、轉動按鈕,然後聽著悅耳的兒歌送出一顆慶祝的禮物,而變得更為自發與自律,這在10歲的雙寶身上能夠很明顯且迅速地觀察到行為與態度轉變的結果,在6歲的女兒身上更多是看到改變的歷程:從一開始的散漫遊蕩,到有獲得扭蛋的機會,並且漸漸會自行設定目標,也提醒自己要努力達成,這期間經歷了大半年。然而不論快慢,我們的家其實都在邁向讓每一個成員更感到有所適從、安適、歸屬的路上。     最後,猜猜看!對孩子來說「最不稀罕」以及「最有吸引力」的禮物分別是什麼?     我們家小孩覺得最沒用的是「免死金牌」,孩子給出的理由是:當爸爸媽媽開啟責罵模式時,拿出免死金牌只會死得更慘,儘管他們從來沒有試過,但我猜或許他們的推測是準確的,也暗自佩服他們的觀察。     最受孩子們喜愛的是「誰來點餐」,能夠預約一道道可口美味的咖哩飯、pizza、焗烤義大利麵……,真讓他們開心不已,但同時也讓媽媽累歪了,為要消耗他們的誰來點餐,我又宣布5個誰來點餐可以換一次餐廳吃飯、10個誰來點餐,可以邀請祖母一起到更高價位的餐廳吃飯。自此,孩子們又解鎖了不同面向的學習:想要到餐廳吃飯,必須提供自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6期/2024年9月號

勇氣花園季刊 期    數:第六期 發刊日期:2024年10月 編輯整理:阿德勒心理學會刊物出版委員會-張宇平、林艾璇 《編輯小語》 親愛的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會員夥伴們,最近過得好嗎?《勇氣花園季刊》已發刊第二年。我們懷著赤誠之心耕耘花園,雖然有許多不容易,但這一年來感謝各位夥伴的支持與共享。花園如果沒有賞花的人,會更容易荒蕪,邀請讀者繼續共同欣賞美景,並歡迎隨時填寫《花園馨香》季刊讀者回饋線上表單(最後一項專欄),讓美麗的阿德勒勇氣花園,也有一朵屬於您美麗的花。 《張老師月刊合作專欄》(2024一月號) 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與張老師月刊合作《心靈饗宴-阿德勒與創傷》專欄,並同時分享於花園季刊。本期為新主題首發,作者由知性幽默的張倪綸老師,帶領我們一同探索面對創傷的勇氣,為我們的心靈照護打好地基。 《校園裡的阿德勒》阿德勒學校:帶著規範與歸屬的自由 校園是社會的小縮影,每個孩子在校園裡學習如何與他人、與自我,以及與這個社會共處。我們可以怎麼看待校園這個場域?可以如何使校園成為培育心靈茁壯的良田?聽聽艾璇老師分享如何帶著阿德勒的眼光來建構校園。 《阿德勒家庭諮詢室》別讓過動的「刻板印象」影響對孩子的「管&教」 雖然有許多會員與夥伴都參加過學會的親師/親子諮詢課程,但課程結束後還是持續運用阿德勒取向來面對教養挑戰嗎?《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開課囉!讓親切優雅的元芝老師,陪伴大家持續學習~ 《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扭蛋記 阿德勒是運用的心理學,晨光中耕耘的每一天,阿德勒都可以如微風般相伴左右。「你今天阿德勒了嗎?」讓阿德勒媽媽Grace與您一起喝咖啡,聊聊天~ 《阿德勒心理學辭典》自卑感 大家都聽過「自卑」這個詞,但這可不是批評或罵人的話喔~你知道自卑感在阿德勒心理學的定義是什麼嗎?是否知道原來自卑感也是有層次的呢?讓我跟著順聰老師一起來學習吧! 《與阿德勒相遇》TSAP 2024《勇氣心理學》讀書會 學員回饋分享 2024年有一群學員聚集在一起,紮實、踏實的深入探索阿德勒與自我生命的對話,讓我們來看看學員們的感動收穫吧! 《花園馨香》季刊讀者回饋線上表單 如同以勇氣植栽的繁盛花園中充滿芬芳的知性和生命力,學會每季在眾多志工夥伴、老師們同心協力下製作出會員專屬季刊,期待藉此與各位夥伴共學、成長。請問看完這期季刊,您是否有什麼心得或感受想回饋的呢?敬邀您填寫下列表單與我們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2024年會專題報導】家庭關照:從成長、發展到創傷療癒

【2024年會專題報導】 家庭關照:從成長、發展到創傷療癒   在此,細細品味– 一生一次,不容錯過的家浪漫, 櫻花、細語、阿德勒。 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Adler, We Can. Family, We Care.   文:陳雅玲 一、種子與灌溉     年會圓滿結束,回顧著這段豐富的經歷,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期許與面對困境的勇氣。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不僅為與會者提供學術上的新視野,更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專業人士的互相理解與交流。在這個充滿開心與動人瞬間的過程中,啟動心靈深處對「家」的共鳴,藉此種下一顆連結的種子,以肯定、尊重、平等灌溉,這份連結將成為未來合作與發展的寶貴資源。 二、含苞待放的櫻花     一群喜愛阿德勒的夥伴,一群曾在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課程中被感動著,一切就這樣開始了。來自台灣各縣市成了網友,齊聚線上透過螢幕感受彼此的社會情懷。那天團隊領導訓練是第一次網友見面會,毫不陌生的談天說地,更是秉持著一份「相信」通過考驗,那一聲「耶!」無比動聽,感動的熱流充盈著。年會前一晚大家相聚在暨大行旅,第二次網友見面,卻是如火如荼的行前會議、核對流程與各細項,夜深依舊雀躍、有活力。     籌備小組成立到年會的展開,歷經8個月。從研討會的主題,如何與與會者建立連結的探討;活動組的活動設計,一次次的發想與調整,終於在夥伴們腦力激盪下產出;公關組為了豐富年會,努力接洽與年會精神相關的單位,一刻不得閒;場務組事前的聯繫接洽與場勘、提前一天的布置,當天隨時待命;年會手冊是經過文宣組巧手排版才能如期產出,每每與電腦大戰,葉黃素可是不知吃了多少;令人讚嘆的資訊組,面對任性的科技總能穩如泰山,一一排除困難;論文組不知是唱了幾回合的「三天三夜」,終於審查完所有投稿,並評核出今年的「專家評審獎」;財務組總是溫柔地提醒超額了,家的聯想詞想必是「顧家」二字;課程組為了符應年會主題精心安排一系列的工作坊,邀請講師與敲時間著實不易;年會重磅邀請來的所有外賓,有賴外賓組的接待;最後仰仗秘書處掌握所有流程,上緊發條督促著,不容懈怠、疏忽。     在籌備的過程,每個人貢獻想法、彼此肯定,經過反覆討論和修改,雖然面對著各種挑戰,但仍然願意克服困難,一同演繹尊重與平等的美好關係,一心共好。這一朵含苞待放的櫻花,被社會情懷滋養著,輕輕地綻放出絢麗的花瓣,無數的心血與努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阿德勒心理學辭典】四個關鍵C

阿德勒心理學辭典  【四個關鍵C】   編輯整理:Aaron C.   當代阿德勒心理學家Betty Lou Bettner和Amy Lew從1989年開始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精神逐漸淬煉出清楚簡明的架構,方便理解和學習人類心理需求的四個基本要素。此四個要素分別是連結(connect)、能力(capable)、價值(count)和勇氣(courage),而此架構便稱為四個關鍵C(The Crucial Cs)。 一、連結:個體自出生開始,便需要與這個世界建立連結,需要知道自己在環境中擁有一個「位置」,並且感覺到被接納和重視。 二、能力:感受到自己不斷成長、進步和學習。個體對於向外探索的好奇心,使得個體不會停留於原地,可以自我提供超越的動能,並且覺得有成就感。 三、價值:個體與他人有所連結,並在不斷嘗試中長出自己的能力,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的所為可以對群體帶來貢獻甚至改變。 四、勇氣:「孩子需要勇氣才能生存,如同身體需要心臟才能生存一般。」為了不斷向前,個體需要即使遭遇挫折仍能願意再次嘗試的力量。 參考文獻: Bettner B. L. (2023)。心理健康:歸屬與勇氣之旅(張倪綸譯)。白象。(原著出版於2014年) Prev上一篇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關懷我們的家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關懷我們的家

【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 關懷我們的家 文:Grace Lin       今年的年會主題是家庭關照。談到「關懷我們的家」,讓我思考「我們」指的是誰?身為母親的角色,也驅使我好奇如何引導孩子也關懷我們的家?想著想著,一段回憶忽然浮現了腦海…     那是個一如往常、步調倉促的工作日早晨,我一面安撫著梨花帶淚、分離焦慮的女兒,一面擔心自己上班要遲到。這時,眼角瞥見小兒子竟在街道上與一位鄰居奶奶邊走邊聊,當時疫情方興未艾,儘管兒子帶著口罩,我仍然擔心鄰居奶奶會介意,心底也多少氣孩子不乖乖待在家裡,於是趕緊將孩子喚了回來,並質問他怎麼跑到外面去了?孩子回答:「在課堂上,老師說過和老人多說話、陪伴他們,老人會比較快樂、活得比較久。所以每次看到老奶奶,就會和她說幾句話,希望她活得更久」。聽完後,我愣了一下,沒想到三年級的小兒子有這麼細膩的心思與行動。我先肯定了孩子的善意和好心,也說明了自己擔心鄰居奶奶可能在意疫情、不敢與別人接觸,小兒子則明快地分享了和老人互動的過程以及對老人的觀察,說明她是很歡迎小兒子的陪伴的。     自此,出門前去和鄰居老奶奶說說話,就成了兒子們的日常。再後來,從更多的談話中,兒子們分享了他們走路上學途中,會經過一條老人街,老人都特別早起、在門口聊天,兒子們會一一打招呼,也享受著老人家對兒子們禮貌、懂事的讚美。     陪伴孩子以來,常在不經意間觀察與印證阿德勒提到「生命體的行動力會刺激、推動、強化心靈活動」。隨著孩子行動能力與生活圈的拓展,孩子對給予關愛與接受關愛的對象也一直在增長,我發現,「我們的家」其實也漸漸推展到了社區鄰里,在那裏,天真的臉龐與和藹的笑顏相會,道聲早安,開始嶄新美好的一天,足矣。孩子的社會情懷是天生的,同時也是需要被教育和引導的;然而,在引導之前,我們更需要學會去聆聽、看見與理解,而非著急著去壓制與斲傷,「如何引導孩子也關懷我們的家?」,孩子其實帶著滿滿的答案。 === Grace Lin 國小專任輔導教師。本身育有一對男雙寶(10歲)與一個女孩兒(6歲),喜愛阿德勒的高瞻遠矚與直指人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嘗試以阿德勒的理念與孩子們互動,並願意以文字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 Prev上一篇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我愛家!不愛枷!

勇氣花園季刊

勇氣花園季刊第5期–【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我愛家!不愛枷!

【 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 】 我愛家!不愛枷! 文:趙元芝 每逢清明就是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大日子。唸高一住校的阿義卻感到無比沈重與不滿,父親早逝身為長孫的他不明白怎麼要這麼多拜拜,明明已聽話的提早一週回家祭拜父親,但家人要他清明節還回家拜拜,阿義不敢說連假已經跟同學約好,但臉上的不悅引來家人們的輪番說教,阿義滿心委屈奪門而出。 上高中以前,阿義一直為同住家族三代間時常的衝突感到為難與無力,家裏人一直把他當作小孩子,要他有耳無嘴,無論憤怒或悲傷更完全忽略他的感受。經常看見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大人彼此口出惡言,阿義不解的是家人怎麼可以是這樣?住校後,阿義感受到自立的喜悅,喜歡學校學習與同學相處。反倒是隔週回家一次與家人相聚的經驗益發讓阿義感到不解及抗拒。沈默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但同時讓阿義更加痛苦,阿義想知道消除壓力的解方。 國健署公布110年度的「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發現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8倍,死亡數成長1.65倍…。是什麼導致孩子身心發展情形每況愈下?可能的影響因素不少,但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缺乏隸屬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阿德勒說人是社群性的動物,渴望在群體中有歸屬感同時有成長的需求。家是孩子第一個社群,通常身體的照顧無虞,但心靈的照顧經常被忽略。以在家裡長期不能有聲音的阿義為例,面對家庭傳統與自我發展需求碰撞時,內心的不滿一次次升高。為什麼不試著跟家人溝通?因為阿義心中已經設定「溝通無效」的答案,這是從小到大與家人僵化互動經驗的歸納,有可能是阿義錯誤的主觀詮釋,但不可否認阿義是氣餒的。回家與沮喪若不幸形成連體嬰,家會不會變成了枷? 與家人相處過程中,爭執與衝突在所難免,華人社會更常見透過責備與批評來表達重視與關愛家人,雖普遍但不健康的家庭關係有解方嗎?阿德勒說人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如高一的阿義選擇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在安全的地方喘口氣、深呼吸,透過找人聊聊抒發自己的情緒,等安頓好自己的狀態,才有可能釐清自己感受到什麼?在想什麼?哪些是負向且不切實際的想法?哪些是長期以往僵化的互動模式?不想反覆失去彼此澄清核對的空間,我在乎什麼?我還可以做什麼? 歸屬感不能等別人給。重新創造好的連結是每個家庭成員要努力的課題,即使感覺家人無法改變,但我是成長的個體,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相信我有能力區辨不合理的想法,能思考更多其他可能性,更可以重新選擇,用不具威脅性的方式與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