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辭典》自卑感
編輯整理:鮑順聰
在個體心理學中,自卑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價值和能力的主觀評價、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認知,以及隨之而來的感受與身心反應。不安全感、無法發揮功能、面對任務時覺得無能、無法達成、焦慮、煩惱、擔憂等等都屬於自卑感。
正常的自卑感可激勵個體尋求解決之道,並且推動個體成長和發展;而誇大的、神經質的自卑感通常表現為過度、持續、全面的自卑感,並且對個人的日常生活、人際互動、情緒健康等產生負面影響,而容易採取對立攻擊或逃避退縮等較不健康的方式因應。
自卑感可再區分為原級自卑感和次級自卑感,或展現在不同的層面。
原級自卑感(Primary Inferiority Feeling)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力或價值的最初感知,通常源於童年時期的經歷和環境。原級自卑感可能來自於無法達到個人期望或面對困難的任務,對於孩童來說,這可能是無法做到他們想做的事情。這種自卑感可能會影響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
次級自卑感(secondary inferiority feeling)是個體知覺到和目標間的心理距離,當這個距離愈大,自卑感就愈強烈。如果目標是優於別人,那麼不管在實際上或想像上,當他沒有知覺到自己優於別人時,便會引起強烈的自卑感。當個體隨之陷入惡性、自我挫敗的循環,原本為了補償原級自卑感所建立的目標,卻引發了次級自卑感,而被引發的次級自卑感通常也會觸發原級自卑感,形成情緒的連鎖骨牌效應。
自卑感可以展現在許多不同層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方面,例如:身體的(對自己外貌、身材或身體功能等)、智力的(對自己的智力、學術成就或認知能力等)、心理的(對自己情感狀態、心理健康或心理能力等)、經濟的(對自己的經濟地位、財務狀況或職業成就等)、社會的(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社交能力或社會認同等)的負面感知和情感反應。而不同層面的自卑感可能會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價值感、社交關係、情緒健康或生活滿意度等等。
身為父母或師長,可以如何理解孩子的自卑感並運用在教養上?
- 開放溝通:通過與孩子建立信任與理解的關係,建立一個開放平等的溝通環境,讓孩子感到可以坦誠地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 觀察行為: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反應,留意是否有自卑感的跡象,例如自我懷疑、退縮、焦慮等。
- 傾聽與探問:花時間聆聽孩子的內心聲音,了解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和感受,並通過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關懷。
- 鼓勵積極的行為:鼓勵孩子參與社會活動、發展興趣和才能,並且給予他們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減輕自卑感的負面影響。
- 提供支持和指導:當觀察到孩子有自卑感時,他們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導,幫助孩子克服負面的情緒和行為,並且促進其人格與情緒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Slavik, S., & Carlson, J. (Eds.). (2006).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Taylor & Francis.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