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2年會各項主題暨講師簡介

●Dr. Betty Lou Bettner
betty 7e15a

1.主講內容簡介
Behaviors are thus directed by the goal of getting certain needs met. If we can achieve this goal we feel capable. We feel good that we can do something that takes care of our needs. We have a positive outlook about ourselves. If we can’t achieve our goal of meeting these needs we may become discouraged. This is where misbehavior can emerge as children use other means to meet their goal.

What are these needs, the goals children are trying to achieve? Many describe them using different words, but they all boil down to the same thing. Psychologists Amy Lew and Betty Lou Bettner write of the Crucial Cs: All human beings “strive to fulfill their needs to be connected to others, to be capable of a degree of independence, to count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and the community, and to find the courage to meet life’s demands and seize its opportunities.”

Connected: We all need to feel that we are loved and accepted for who we are, that we are safe and secure and that we belong. This is not just a psychological need; it is also a physical need. As a young child we cannot survive unless we are connected to a capable adult. As children we will try different ways to relate to others and find the connection we need. These strategies become part of our behavior.

Capable: We all need to believe we are competent human beings, capable of taking care of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around us. We need to feel that we have efficacy — that we can enact change, meet our goals and create a desired result. As children we have an innate desire to strive for independence. The strategies we use to move toward becoming a capable and independent adult become part of our behavior.

Count: We all need to know that we are significant, that we are valued and that we matter. We need others around us to notice that we make a difference. As children, the attempts we make to feel valued, and whether or not we feel like we count to those around us, will impact our behavior.

Courage: We all need to feel that we can overcome challenges, that we have the courage to get up from a fall, that we can solve problems and, at times, tackle things we don’t necessarily enjoy. Life is filled with challenge and risk, trial and error. Whether we have the courage in ourselves and the belief of others in our abilities plays a role in how we behave.


孩子的行為受某些需求滿足後的目標的指導。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會感到有能力,可以做一些能滿足我們需求的事情,我們對自己有正向的看法。如果我們不能實現、滿足這些需求的目標,我們可能會變得氣餒。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們使用其他方式來實現他們的目標時,這就是不當行為可能出現的地方。

這些需求是什麼,孩子們試圖實現的目標是什麼?許多人用不同的詞來描述它們,但它們都歸結為同一件事。心理學家Amy Lew和Betty Lou Bettner寫道至關重要的 Cs:所有人“都在努力滿足與他人聯繫的需求,為了能夠實現一定程度的獨立,成為家庭和社會的一員,並且尋找勇氣去滿足生活的需求並抓住機遇。”

連結:我們都需要感覺到我們原來的樣子是被愛和接受的。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需要,這也是一種生理需要。作為一個年幼的孩子,除非我們與一個有能力的成年人建立關係,否則我們無法生存。作為孩子,我們會嘗試不同的方式與他人建立關係並找到我們需要的連結,這些策略成為我們行為的一部分。

有能力:我們都需要相信我們是有能力的人,能夠照顧好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我們需要感覺到我們有效率——我們可以做出改變,實現我們的目標並創造一個預期的結果。作為孩子,我們天生就有爭取獨立的願望。用來成為有能力和獨立的成年人的策略成為孩子行為的一部分。

有價值:我們都需要知道我們自己是很重要的,被受到重視。我們需要周圍的其他人注意到我們有所作為。作為孩子時常試圖讓自己感到受到重視,孩子是否覺得他們對周圍的人很重要,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勇氣:我們都需要感到我們可以克服挑戰,我們有勇氣從跌倒中爬起來,我們可以解決問題,有時還可以處理我們不一定喜歡的事情。生活是充滿挑戰和風險的,必須不斷冒險。孩子是否擁有勇氣,以及他人是否相信孩子的能力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舉止。

2.Dr. Betty Lou Bettner簡歷

Education: B.A. liberal arts, M.A. counseling psychology, Ph.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5)
Diplomate: Adlerian Psychology PA License: PC001939
Psychotherapist: Private practice—individual, couple and family counseling, since 1979
Adjunct Faculty: Holy Family Univ, Graduate Division, Newtown, PA 2004-2017
Staff: Inter. Comm. of Adlerian Summer Sch. & Inst. (ICASSI) since 1990
Master Trainer for Wise Edu Plus in Shanghai, China since 2016
Advisory Board, 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of Delaware County, 1980-2020
Director of Family Education Center, Springfield Sch. Dist., Springfield, PA 1980-2004
Director of Guidance, Chester Charter School, Chester, PA 1999-2000
Member and officer of delegate assembly of N. American Soc. of Adlerian Psych. (10 years)
Publications: Raising Kids Who Care About Others, 2019
The Six Essential Pieces to the Parenting Puzzle, 2014. (Trans. into Chinese)
The Creative Force, How Children Create Their Personalities, 2006
(Translated into Hebrew, Greek, Dutch, German, Romanian, Hungarian,
Chinese, Spanish, French)
(w/A. Lew) Raising Kids Who Can Series, Leader’s Guide, 1998 (Trans. into Chinese)
A Paren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and Motivating Children, 1996, 2000, 2010
“ Responsibility in the Classroom, 1995, 2007 (translated into Korean)
“ Cinderella, the Sequel, 1995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 Raising Kids Who Can, 1989, 1992, 1996, 2005 Revised. (Trans. into Chinese)
Editor: Adlerian Resource Book, (Ed.)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Adlerian Psychology
Quoted in: Wall Street Journal (8-10-01 Article on Family Meetings)
Redbook, Child, Parents, and Working Mother magazines.
Articles:
Are Alfred Adler and Rudolf Drekurs Relevant for Parents Today?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76(1), Spring 2020 (JIP)
Using Early Memories to Emphasize the Strengths of Teenagers.
(JIP), 59(3), Fall 2003 (JIP)
(w/R.Shifron Recreating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Marriage, (JIP), 63(3), Fall 2007
(w/R. Shifron) Framing a Couple’s “New Contract” Through Early Recollections Adlerian Soc. (UK) and the Institute for Individual Psych., Year Book, 2017. (w/R. Shifron) Envy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Adlerian Society (UK) and the Institute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Year Book, 2014.
(w/R. Shifron) Using Early Memories to Emphasize the Strengths of Teenagers.
(JIP), 59(3), Fall 2003 (JIP)
(w/A.Lew) Talking to Parents about Hitting, JIP, Spring, 2000.
  (w/A. Lew) The Connexions Focusing Technique© for using early
 recollections.
(JIP), 49(2), 166-184, Summer 1993.
(w/A. Lew) The Connexions Focusing Technique© for Couple Therapy: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life-style and complementarity in couples, (JIP), 49(3 and 4),
372-391, Fall/Winter, 1993.
Contributing Column Editor,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1999-2017)
Contributing Column to The Encyclopedia of Paren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1999)
Presented clinical, couple, parent, and teacher workshops in the U.S. and in the following countries: Ireland (10), Puerto Rico (7), England (4), Canada (3), Czech Republic, Malta (2), Holland (4), Austria, Germany (4), Russia, Estonia, Lithuania (2), Switzerland (3), Portugal, Wales, Hungary, India, Israel (2), Turkey, Slovakia, Romania (2), China (5)
Presenter for the Young Presidents Org. in Austria, Portugal, New York and Pennsylvania Presenter for the World Presidents Organization in Pennsylvania


駱姿螢 口譯員 駱姿螢 cd108

一、簡介

紐約市立大學約翰杰學院(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刑事司法博士生

教育部104年犯罪學/犯罪預防與矯治學門出國留學公費獲獎人

經歷: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警務正、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警務員、高雄港務警察總隊巡官


●蕭文 榮譽教授

蕭文 88bb1一、主講內容簡介
由於科技不斷變動與創新,以致人在工作、生涯,生活乃至於精神疾病和各種身心障礙的成因是被動的反應了科技的變化,傳統諮商對人的理解與因應之道必須重新思考,而多元治療的哲學觀正是相對的解決新思維。
二、簡歷
榮譽教授
現職: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榮譽教授
學歷:美國密蘇里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
專長:諮商歷程專題研究、諮商實務、幽默諮商、短期諮商專題、諮商督導、企業諮商、多元治療與深層敘事同理和高齡諮商
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主任 所長
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所長
國立暨南大學教務長、副校長
新加坡華人輔導學會名譽理事長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吳秀碧 教授

吳秀碧 275d5一、主講內容的簡介
題目: 救災警消與救難人員的創傷與心理健康維護
本講題主要在協助諮商心理師,認識救災警消與救難人員可能發生的創傷,以及如何在危機時期協助他們,甚至提供心理教育,以維護這些人員的心理健康。主要內容,包括:消防與救難人員的創傷發生率;工作上會遇到創傷的類型;工作相關創傷暴露;認識創傷與腦的關聯;創傷暴露的工作如何影響警消與救難人員;區辨創傷壓力反應和替代性創傷;認識警消發生PTSD的險因子和保護因子;促進復原力的因子;認識主要治療因子與減壓模式的團體,以及簡介PTSD治療常見模式。
此外由於諮商心理師本人也是屬於救災人員之一,因此也需要了解個人遭受創傷的可能,以及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個人學經歷
(一)學歷: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 諮商心理研究所 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瑞佛校區 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輔導組) 學士
(二)經歷:
現任: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 理事長
(三)曾專職任教學校
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所)教授
2、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所)主任
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 中心主任
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際合作小組 執行秘書長
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圖書館 館長
6、亞洲大學心理學系 專任教授
(四)、曾應邀兼任教職學校
1、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兼任教授
2、國立國際暨南大學 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兼任教授
3、國立台中師院 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 兼任教授
4、國立中正大學 心理研究所 兼任教授
5、國立空中大學 心理學科 兼任面授教師
三、國際學術交流
1、美國田納西州立奧斯丁彼大學 諮商心理研究所 客座教授
2、曾任三屆美國Journal for Specialist of Group Work 編輯委員會 委員
3、其他短期講學
A、新加坡
  (1) 國立暨南大學諮商心理研究所 新加坡在職進修班 教授
  (2) 新加坡Corner Stone Counseling Center 團體諮商師短期
    訓
   練班特聘講席(1997)
  B、馬來西亞
   (1) 華人教育總董會 華校中學輔導教師研習 特聘講席
   (2) 馬來西亞 新山地區性高中教師研習 特聘講席
   (3) 馬來西亞 薩堤爾全人發展中心 團體心理治療 講師
C、中國
(1) 國際團體心理治療高峰會議 演講者與工作坊 講師。地點:北京
(2) 北京亞隆團體治療國際學院 哀傷諮商工作坊及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講師及督導者。
(3) 中國心理學會 心理諮詢師團體治療工作坊 講師(2011-)。
   地點:北京
(4) 福建省司法廳 監獄心理諮詢師(民警)團體心理治療研習
     講師。地點:福建省泉州市。

四、得獎榮譽
1、2018年榮獲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頒授 終身成就獎
2、2010年榮獲亞洲大學頒授 教學特優獎
3、2003年榮獲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頒授 傑出研究表現木鐸獎
4、1996年榮獲教育部頒授 輔導工作六年計劃特殊貢獻獎

五、專業著作
1、吳秀碧 著(2020, 2021)。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客體角色轉化模式。台北:五南。
2、吳秀碧 著(2017, 2019, 2021)。團體諮商與治療---一個嶄新的人際-心理動力模式。台北:五南。
3、吳秀碧 著 (2012)。器官捐贈者家屬的哀傷與協助。收錄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主編《轉念,大愛,讓生命延續》,器官捐贈醫護專書(二刷), 157-160。台北: 合記圖書出版社。
4、吳秀碧 主編(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5、吳秀碧 主編(2001)。角色扮演在輔導上的應用。教育部。
6、吳秀碧 著(2000)。團體輔導的理論與實務。品高圖書出版社。
7、吳秀碧 著(2000)。單親家庭的自我調適與成長。收錄何福田主編「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增穎 教授

陳增穎 bbd39一、主講內容簡介
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是我國推行安寧療護與臨終關懷時,經常對病人和家屬進行的活動。但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而應該將它內化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疫情期間,我藉由四道人生的寫作,協助大學生回顧過往人生,思考需要表達「對不起」、「我愛你」、「謝謝」以及「再見」的對象,修補或傳遞一份情感,真實的與自我和他人和解、圓滿。
二、簡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博士
現任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副教授
三、著作
1.陳增穎(2021年03月)。發現活下去的勇氣--一位自殺意念大學生在阿德勒 取向諮商中的改變。發展與前瞻學報。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2.陳增穎、陳妤俐(2019年12月)。夢境與生活狀態之探究-以一位男性當兵 及海外工作時期為例。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3, 7-28。本人為第一作 者、通訊作者。
3.陳增穎、顏原達(2019年05月)。雙重「被污名化的死亡」對遺族悲傷經驗影 響之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1(1), 1-20。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4.陳增穎(2016年12月)。從「少女為何必須失憶—心理科學家成海朔的挑戰」 認識代理性孟喬森症候群。諮商與輔導,372, 20-2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 作者。
5.陳增穎(2016年10月)。從「最後的馬拉松」看年長者的竟成與對高齡諮商的 啟示。諮商與輔導,370, 40-4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6.陳增穎(2016年09月)。悲傷諮商助人工作者的專業倫理實踐之初探性研究 。輔導季刊,52(3),26-35。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7.陳增穎、張小雯(2016年09月)。長期照護機構住民之非正式照顧者的人我 角色定位探究。長期照護雜誌,20(2), 167-184。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8.陳增穎(2016年08月)。受苦生命經驗與專業生涯承諾發展-以一位心理師
為例。生死學研究,19, 1-4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9.陳增穎、沈于瑄(2016年07月)。遭受家庭暴力之女性自殺未遂者的身心狀
況與生命轉化經驗。當代社會工作學刊,8,63-83。本人為第一作者。
10.陳增穎(2016年05月)。每逢佳節倍思親--一位中年喪偶女性的週年反應悲 傷經驗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8(1),83-100。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專書
1. 陳增穎譯(2016年05月)。悲傷諮商—原理與實務(ISBN:978-986-191- 717-7)(1)。中華民國台灣, 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