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ler, A. (1956).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 from his writings. (Ansbacher, H. L. & Anchbacher, R. R. Eds.). New York: Harper & Row.
  • Carlson, J. & Slavik, S.(1997). Techniques in Adlerian psychology. Washington : DC/Accelerated Development.
  • Carlson, J. Watts, R. E. & Maniacci, M. (2006). Adlerian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Washington, DC : APA Books
  • Dinkmeyer, D. C., & Pew, W. L.& Dinkmeyer, D. C. (1987). 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2nd ed.).Serifa: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 Dinkmeyer, D. & Dreikurs, R. (2000).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learn. Philadelphia : Brunner-Routledge.
  • Dinkmeyer D. Jr. and Carlson, J. (2006). Consultation: Creating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Johansen, T. (2010).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in Psychotherapy: an Individu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 Mosak, H. H. & Pietro, R. D. (2006). Early recollections interpretativ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Oberst, U. E., Stewart, A. E. (2003). Adlerian psychotherapy :an advanced approach to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 Brunner-Routledge.
  • Orgler, H. (1973). Alfred Adler the man and his work: Triumph over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4th ed). London: Sidgwick & Jackon.
  • Stepansky, P. E. (1983). In Freud's shadow :Adler in context. Hillside, N.J. : Analytic Press.
  • Lundin, R. W. (1989). Alfred Adler's basic concepts and implications. Munci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c.
  • Rule, W. R. & Bishop, M. (2006). Adlerian lifestyle counseling :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Routledge.
  • Sherman, R. & Dinkmeyer, D. (1987). Systems of family therapy :an Adlerian integration. New York: Brunner/Mazel.
  • Slavik, S. & Carlson, J. (2006). Readings i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Sonstegard, M. A., Bitter, J. R. & Pelonis, P. (2004). Adlerian Group Counseling and Therapy : Step-by-step.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Sweeney, T. J. (2009). 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5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 Watts, R. E. (2003). Adlerian, cognitive, and constructivist therapies : an integrative dialogu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 Yang, J.(楊瑞珠), Milliren, A. & Blagen, M. (20010). 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 An Adlerian Handbook of Healthy Social Living.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Routledge.
  • Adler, A. (1971)。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黃光國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年:1931)
  • Adler, A. (1974)。自卑與生活(The Science of Life)(葉頌姿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0)
  • Adler, A. (1997)。 人類面臨的的挑戰(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 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劉樂群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79)
  • Adler, A. (1999)。面對問題兒童的挑戰(The Pattern of Life)(劉樂群譯)。台北:志文。(原著出版於1930)
  • Adler, A. (1990)。瞭解人性-心理生命與性格剖析(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蔡美玲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35)
  • Adler, A. (2001)。超越自卑-個體心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Overcome Inferiority Complex)(劉泗譯)。台北:鴻泰。(原著出版於1932)。
  • Dinkmeyer, D. & McKay, G. D. (2003)。父母親自我訓綀手冊(The Parent's Book)(紀李美瑛、紀文祥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 Dinkmeyer, D., McKay, G. D. & Dinkmeyer, J. S. (2003)。幼兒期教養法(Parenting Young Children) (王敬仁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 Dinkmeyer, D., McKay, G. D., Dinkmeyer D. Jr., Dinkmeyer, J. S. & McKay, J. L. (2003)。有效能的父母(The Effective Parent)(宇沙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 Dinkmeyer, D. & McKay, G. D. (2003)。青少年期教養法(Parenting Teenagers) (第二版)(林瑩珠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 Dreikurs, R. (1995)。面對孩子的挑戰(The Chanllenge Of Children) (劉樂群譯)。台北:水牛。(原著出版年:1964)
  • Dreikurs, R., Grunwaid, B. B. & Pepper, F. C. (2002)。班級經營與兒童輔導(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曾端真、曾玲珉譯)。台北:天馬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 Sweeney, T. J. (2007)。阿德勒諮商(Adl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4th ed.)(唐子俊、唐慧芳、孫肇玢、陳聿潔、黃詩殷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8)
  • Yang, J., Milliren, A. & Blagen, M.(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 An Adlerian Handbook of Healthy Social Living)(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於2009。)
2232 8d38d
 內容簡介:
這本回憶錄見證了亞隆思想與作品誕生的過程。讓我們看見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移民家庭的愛恨與夢想,以及一段心理治療發展史的吉光片羽。他一貫的真摯,不管是對父母的遺憾、對妻子的愛戀、對親友的思念、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尷尬的旅行經驗、後悔寫下的小說……在在令人動容。他那不畏困窘的分享,彷彿散盡人生最後的力量,也要以一己生命能量照亮眾人。亞隆一生所療癒的不單單是診間的病人,還有遍布全世界的讀者。他說:「我每天收到的信件提醒我,遙遠的國度有一個人,我對他是有幫助的。」
連結:博客來

與阿德勒相遇

2023親師諮詢師暨親子生活教練認證課程 

學員回饋

 

學員 Tammy Dai

課程中各位老師們全然的聆聽與接納每個不一樣的人,並且帶領大家實踐相互鼓勵。

 (帶領實習團體時)我看到學員從不太發言說話,到後來願意在群體揭露自己在生活中做不好的地方,

並且其他學員也相互分享自己成長的過程及鼓勵彼此,是我實習中最印象深刻,且受感動的時刻。

 

學員 看懂孩子的心

        (透過課程學習與實習督導)克服帶團前的恐懼,擔心團員的問題我可能無法解決的心情,

最大的收穫是感覺被支持,從一次又一次的帶團中建立信心。

 

學員 李俞慧

(在課程與實習歷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感受力與動能,意外發現自己有療癒他人的能力。

謝謝分組督導的笑容與溫度帶給組員們前進的動力,也讓我們心安。

 

學員 社工

更多的自我覺察,更貼近走在阿德勒信念路上,慢慢覺得有能力,能連結,有價值與勇氣。

在活動後,透過督導及成員提出不同的看法,讓自己有不同的看見及修正調整的可能

 

學員 如何懂孩子的心

克服了團體前的恐懼, 知道自己才剛接觸,知識不足而使自己害怕,

得到督導的鼓勵, 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課程中前進。

 

學員 蕭伃伶

不只幫忙自己成長也讓其他人也一起成長!!

一起變成那股風,讓大家一起飛翔。

 

學員 Mike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在帶領團體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歡的領域,

而且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學員 鄧宜銨

更深的覺察自己,加入自我療癒的深度。越來越有自信與勇氣走向人群,

服務曾經跟我們一樣有著經歷相同問題、正經歷迷惘的人們。

 

 

 

◆本文感謝各位學員同意刊登分享◆

 

家庭會議 67135內容簡介:

通俗易懂、邏輯清晰且富含許多實用舉例,導向更完善的家庭會議,以及更美好的家庭生活、親子教育。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導向,培育孩子逐步成為負責自立、適應力強且有貢獻的成人。
  ◎教導父母和師長善用「關鍵四C」和「家庭會議」,教出品德與能力兼具的孩子。
  ◎輕薄短小,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現代忙碌的人們也可以輕鬆閱讀並且加以實踐。

  本書提供詳細又具體的家庭會議實際操作方法,幫助父母運用親密及真誠的技巧召開家庭會議,養育出有能力且有意願在不斷變化之社會中脫穎而出的孩子,所有家庭和孩子,都可以從中受益。

  ★洞察「關鍵四C」,
  呈現家庭會議如何促進孩子發展必要的認知與技能:
  ‧Connection:我與家庭和社會有「連結」,我感覺到「歸屬感」。   
  ‧Capable:我有「能力」,我不斷「進展」,擁有達成家庭任務所需的一切知能。
  ‧Counts:我有「意義和價值」,我可以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我是被需要的。
  ‧Courage:我有「勇氣」,我接受家人「鼓勵」,能嘗試新事物,且不害怕失敗。

  ●本書旨在協助父母教出孩子具有
  「溝通、自律、責任、良好判斷、合作」的技巧和能力,
  與目前12年國教課綱的精神與理念相契合。

連結:博客來

 

 

編者按:以下中文期刊論文清單,乃透過華藝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利用「阿德勒」為關鍵字搜尋所得。

臺灣地區共計35篇,從2001年開始收錄,2012年達12篇為高峰,2010年、2014年也都分別有9篇、8篇的發表量。其中共有27篇論文發表於《諮商與輔導》月刊,其他則零星發表於不同的學刊或學報內。

 

王泳貴(2001)。阿德勒學派的理論及其在遊戲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84),11-14。
李美遠(2010)。阿德勒學派與焦點解決法在督導技術上的整合。諮商與輔導,(293),21-25。
李嘉娟、黃志和(2016)。阿德勒學派在泛自閉症大學生輔導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70),8-11。
延平(2009)。阿德勒學派。諮商與輔導,(283),5-5。
林世媛(2014)。以阿德勒學派解析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之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342),25-30。
林佳盈(2015)。論阿德勒學派在諮商中的原理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55),19-23。
林俊成(2014)。阿德勒學派「自然」與「邏輯」後果在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之運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15-19。
洪淑雅(2001)。與兒童建立關係的藝術~阿德勒取向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184),6-10。
胡凱閔(2015)。從阿德勒精神分析看鄭莊公失本之原。問學,(19),59-80。
張英熙(2015)。阿德勒鼓勵訓練方案對幼兒園教師的影響。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3),29-52。doi:10.3966/207136492015120803002
陳均姝(2001)。阿德勒心理治療與敘事治療。諮商與輔導,(186),21-25。
陳均姝(2002)。阿德勒短期心理諮商。諮商與輔導,(201),21-27。
陳信宏(2013)。從阿德勒學派三段式論述觀點探討個人的社會興趣:以電影《搜索》為例。諮商與輔導,(330),12-16。
陳美璊(2010)。阿德勒學派對輔導與親職教育的提醒。諮商與輔導,(293),17-20。
陳慧女(2004)。阿德勒學派與認知行爲治療在性侵害被害人治療上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18),7-13。
陳慧苓、黃宗堅(2010)。系統觀點取向的阿德勒治療模式於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93),6-11。
曾端真(2003)。中青兩代童年記憶中的家庭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229-271。doi:10.6254/2003.19.229
曾端真(2007)。“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師證照”專業訓練-西北華盛頓阿德勒中心之旅。諮商與輔導,(263),37-41。
曾端真(2008)。“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體驗性工作坊”學習之旅。諮商與輔導,(274),45-51。
曾端真(2009)。“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度心理治療”證照與治療團體之旅。諮商與輔導,(286),53-59。
曾端真(2014)。從阿德勒學派觀點解析口吃案例。諮商與輔導,(343),39-44。
黃伊蕾(2011)。從阿德勒理論社會興趣的觀點看《哈利波特》中佛地魔的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309),35-39。
黃俊翰、連廷嘉、林俊德(2013)。應用塔羅技術融入阿德勒取向青少年人際困擾諮商之任務分析。台灣遊戲治療學報,(3),67-91。doi:10.6139/JTPT.2013.3.7
黃淑珍(2006)。阿德勒學派中早期回憶的意義與解釋。輔導季刊,42(3),49-60。
廖俞榕、連廷嘉(2012)。阿德勒取向團體諮商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的諮商成效。教育實踐與研究,25(2),67-95。
蒙光俊(2008)。阿德勒學派家族治療之概念與處遇策略-以懼學症為例。諮商與輔導,(274),27-30。
蒙光俊(2009)。從阿德勒取向心理治療探討解離性身份疾患之處遇。諮商與輔導,(279),6-10。
蒙光俊(2010)。看見勇氣的魅力-從阿德勒學派協助青少年停止自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1(1),160-173。
蒙光俊、林本喬(2008)。邊綠性人格障礙之處遇-阿德勒學派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66),26-30。
蒙光俊、張玉萱(2010)。後現代主義之始祖:阿德勒心理學與其對後續學派影響之綜觀。諮商與輔導,(293),2-5。
蒙光俊、楊瑞珠(2010)。從私情(Eros)到博愛(Agape):從阿德勒心理學探討性問題與諮商之處遇。諮商與輔導,(292),2-5+8。
劉雅君(2010)。阿德勒取向團體-運用於人際困擾傾向大學生。諮商與輔導,(293),12-16+11。
蔡惠貞(2016)。以阿德勒治療同儕自殺之青少年。諮商與輔導,(368),46-49。
鮑順聰(2003)。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看DSM-IV。諮商與輔導,(216),36-42。
鮑順聰(2010)。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探源。諮商與輔導,(300),30-36。
64 4d2b2
 內容簡介:
國際馳名的人格心理學大師李托研究發現,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
  性格不僅源自先天特質與後天的社會環境,還有第三個重要來源,就是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也就是所謂的個人計劃。例如內向的你為了完成老闆交付爭取大訂單的任務,不斷練習在客戶面前侃侃而談,久了就變得更外向更自信。
連結:博客來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