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ve rearing 40849

內容簡介:

「正向教養」是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的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與獎賞,強調用「鼓勵」來教養孩子。簡.尼爾森在一九八○年代,接受美國聯邦政府委託,主持一項兒童教育研究專案,結果發現家長與教師運用阿德勒心理輔導法,對孩童有明顯正面的影響,因而她發展出一套涵蓋溝通、衝突處理與相互尊重的教養方法。過去三十五年,「正向教養」的理論與200多種實用方法,已經成為美國的主流教養方式。
  阿德勒相信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是要由內而外,幫助扭轉錯誤的信念,協助個人體驗「歸屬於群體」的深層需要。阿德勒去世後,他的門徒魯道夫.德瑞克斯繼續傳布阿德勒學說,將人人平等、尊嚴、尊重等理念擴及父母與師長。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教導我們,孩子所做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底層隱藏著行為背後的信念,那才是孩子行為產生的主因。

連結:博客來

 
64 4d2b2
 內容簡介:
國際馳名的人格心理學大師李托研究發現,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
  性格不僅源自先天特質與後天的社會環境,還有第三個重要來源,就是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也就是所謂的個人計劃。例如內向的你為了完成老闆交付爭取大訂單的任務,不斷練習在客戶面前侃侃而談,久了就變得更外向更自信。
連結:博客來
 
阿德勒勇氣寶典自助與助人手冊 1c59a
 內容簡介:

已有20年臨床醫療經驗的諮商博士陳偉任醫師,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統整各學說,提出「阿德勒勇氣改變術:停、看、聽、走四步驟」的自助助人模式。

  停:停止自己失控的情緒

  看:看看這是誰的問題

  聽:聽懂對方的行為目的

  走:走出互動的新選擇

  在完整介紹阿德勒學說後,分別闡述如何在伴侶、親子、家族等關係突破瓶頸,讓雙方走向新的和諧模式,解決人際煩惱。

連結:博客來

 
 

 

張老師月刊文稿(五月號)  請點擊此處閱讀PDF檔案

322323 76b7d
 內容簡介:
作者魯道夫‧德瑞克斯相信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於1964年與護士維琪‧舒茲合作,集畢生與孩子相處的經驗寫成本書,簡單扼要的提供了父母如何有效的處理孩子從學步期到前青春期一些容易發生的問題。
連結:博客來
875 6f79e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高曼1996年提出影響全球的EQ也是達賴喇嘛超過三十年的知交,他解析對達賴喇嘛的長期觀察,加上長年的心理學研究結果分析,如果我們都能透過情緒轉化,讓心平靜,才能有更多的耐心、容忍心、寬恕心,就能擁有一顆柔軟慈悲的心,從自身行為開始改變,伸出援手,對身邊的人付出真誠的關懷,追求幸福經濟,以對話取代衝突,就有機會能邁向一個向善的美好世界。
連結:博客來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