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會專題報導】

家庭關照:從成長、發展到創傷療癒

 

在此,細細品味--

一生一次,不容錯過的家浪漫,

櫻花、細語、阿德勒。

邀請您,與我們一起

Adler, We Can.

Family, We Care.

 

文:陳雅玲

 

一、種子與灌溉

    年會圓滿結束,回顧著這段豐富的經歷,心中充滿對未來的期許與面對困境的勇氣。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不僅為與會者提供學術上的新視野,更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專業人士的互相理解與交流。在這個充滿開心與動人瞬間的過程中,啟動心靈深處對「家」的共鳴,藉此種下一顆連結的種子,以肯定、尊重、平等灌溉,這份連結將成為未來合作與發展的寶貴資源。

二、含苞待放的櫻花

    一群喜愛阿德勒的夥伴,一群曾在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課程中被感動著,一切就這樣開始了。來自台灣各縣市成了網友,齊聚線上透過螢幕感受彼此的社會情懷。那天團隊領導訓練是第一次網友見面會,毫不陌生的談天說地,更是秉持著一份「相信」通過考驗,那一聲「耶!」無比動聽,感動的熱流充盈著。年會前一晚大家相聚在暨大行旅,第二次網友見面,卻是如火如荼的行前會議、核對流程與各細項,夜深依舊雀躍、有活力。

    籌備小組成立到年會的展開,歷經8個月。從研討會的主題,如何與與會者建立連結的探討;活動組的活動設計,一次次的發想與調整,終於在夥伴們腦力激盪下產出;公關組為了豐富年會,努力接洽與年會精神相關的單位,一刻不得閒;場務組事前的聯繫接洽與場勘、提前一天的布置,當天隨時待命;年會手冊是經過文宣組巧手排版才能如期產出,每每與電腦大戰,葉黃素可是不知吃了多少;令人讚嘆的資訊組,面對任性的科技總能穩如泰山,一一排除困難;論文組不知是唱了幾回合的「三天三夜」,終於審查完所有投稿,並評核出今年的「專家評審獎」;財務組總是溫柔地提醒超額了,家的聯想詞想必是「顧家」二字;課程組為了符應年會主題精心安排一系列的工作坊,邀請講師與敲時間著實不易;年會重磅邀請來的所有外賓,有賴外賓組的接待;最後仰仗秘書處掌握所有流程,上緊發條督促著,不容懈怠、疏忽。


    在籌備的過程,每個人貢獻想法、彼此肯定,經過反覆討論和修改,雖然面對著各種挑戰,但仍然願意克服困難,一同演繹尊重與平等的美好關係,一心共好。這一朵含苞待放的櫻花,被社會情懷滋養著,輕輕地綻放出絢麗的花瓣,無數的心血與努力交織在一起,為年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櫻花綻放、細語阿德勒

    終於盼來年會,當天春寒料峭,場外櫻花細雨,似乎沒有擋住與會者們的熱情。會場裡,滿是學術的氛圍,與阿德勒朗朗高談、漫漫細語。與會者們專心致志在各主題講座與工作坊,感悟與傾注。每一個分享、每一個討論,彷彿能聽見櫻花在微雨中低語,述說著生命的韌性與成長的滋味。


    在此,感謝暨南大學、台中家庭教育中心的協辦,才能讓年會順利完成,呼應年會主題;感謝應邀參加家庭博覽會的家庭議題相關機構:芥菜種會、兒福聯盟、萬八計畫、德瑪汶、同家會,為博覽會增添多元的色彩,看到更多不同的家庭樣貌;感謝熱情提供優惠書展的張老師出版社、遠流出版社、守谷香老師與「4C人生心理健康雕塑手冊系列套書」譯者群,充實年會的知識寶庫。現場藉由品味阿德勒一系列活動,以及療癒主題書展,一同創造CARE關照家庭與自我關照,豐富多彩,身心都能有所關照與療癒。


    無論是上午的主題演講,還是下午的工作坊與綜合座談,各主題的演講精彩紛呈,從理論探討到實踐應用,涵蓋阿德勒的整體觀與動力觀,探討家庭與個體之共好、成長與困難的超越。與會者們聚精會神地聆聽,不時提出問題與講者進行深入交流。在講者與與會者們的說與問,對話交流中思維的火花四射,無論是提問或是回應都引人入勝。講者們與與會者在專業知識的碰撞中豐富自己的見解,各領域專家分享的實踐經驗讓人受益匪淺,同時也促進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這種知識的交匯,讓整個研討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現場氣氛,在專注與思索中,因有共鳴點頭如搗蒜,因有觸動回以一抹笑容,那一顰一笑、那眼底的光是會場中最美的風景。


   此外,研討會除了設有論文壁報展示區,讓與會者有機會近距離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發想與看見,激發新的想法;也藉由與會者的票選,選出論文壁報的「最佳人氣獎」,讓學術研討會的尾聲依舊熱鬧非凡。

    在櫻花細雨中,與阿德勒、與家,時而高談、時而細語,感受家與歸屬感的力量,彷彿為前行家的路途帶來無盡的希望與勇氣。

四、櫻花花瓣灑落心間

    無論是學術的交流,還是心靈的碰撞,我們心中滿是感動與喜悅。這不僅是一場學術的盛會,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彷彿櫻花的花瓣輕輕飄落在心間,也許還有些溫暖與感動的餘韻,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輕輕綻放。

    來自各地的與會者,如同櫻花細雨中的飄落花瓣,各自帶著不同的文化和背景,風塵僕僕地匯聚在這場學術研討會上,很是令人感動與佩服。您的到來與願意,讓我們在此有了一份連結,是感動、是回憶,也在這片學術的園地展現肯定、尊重與平等。無論是籌備小組,還是講者、與會者的每一位,有您,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更豐盛和充滿活力。我們不僅在專業知識上有所收穫,更重要的是深深感受到家庭關照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

    回想起這段旅程,籌備小組的努力、參與者的熱情、主講者的傾囊,以及會後的感動,共同譜寫出一幕幕難忘的活動花絮,不禁感到由衷的感動和滿足。台灣阿德勒心理學2024年會不僅是一場學術研討盛會,更是一次充滿熱誠和感動的人生體驗,是一個連接知識與人心的橋樑。我們將永遠珍藏著這份回憶,並期待著下一次的相遇和交流。

    或許我們做得不夠完美,但我們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所有寶貴的建議,我們都銘記在心做為超越的動力。經歷台灣阿德勒心理學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後,更深信有了連結,無論來自何方,都能共同綻放出生命的美麗。此刻,關於「家」您想到了什麼呢?是否有了社會情懷能一同演繹尊重與平等,也許更有勇氣肯定自己也肯定他人。



_______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202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暨南國際大學

阿德勒心理學辭典 

【四個關鍵C】

 

編輯整理:Aaron C.

 

當代阿德勒心理學家Betty Lou Bettner和Amy Lew從1989年開始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精神逐漸淬煉出清楚簡明的架構,方便理解和學習人類心理需求的四個基本要素。此四個要素分別是連結(connect)、能力(capable)、價值(count)和勇氣(courage),而此架構便稱為四個關鍵C(The Crucial Cs)。

 

一、連結:個體自出生開始,便需要與這個世界建立連結,需要知道自己在環境中擁有一個「位置」,並且感覺到被接納和重視。

二、能力:感受到自己不斷成長、進步和學習。個體對於向外探索的好奇心,使得個體不會停留於原地,可以自我提供超越的動能,並且覺得有成就感。

三、價值:個體與他人有所連結,並在不斷嘗試中長出自己的能力,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的所為可以對群體帶來貢獻甚至改變。

四、勇氣:「孩子需要勇氣才能生存,如同身體需要心臟才能生存一般。」為了不斷向前,個體需要即使遭遇挫折仍能願意再次嘗試的力量。

 

參考文獻:

Bettner B. L. (2023)。心理健康:歸屬與勇氣之旅(張倪綸譯)。白象。(原著出版於2014年)

【阿德勒媽媽生活隨筆】

關懷我們的家

文:Grace Lin

 

    今年的年會主題是家庭關照。談到「關懷我們的家」,讓我思考「我們」指的是誰?身為母親的角色,也驅使我好奇如何引導孩子也關懷我們的家?想著想著,一段回憶忽然浮現了腦海…

    那是個一如往常、步調倉促的工作日早晨,我一面安撫著梨花帶淚、分離焦慮的女兒,一面擔心自己上班要遲到。這時,眼角瞥見小兒子竟在街道上與一位鄰居奶奶邊走邊聊,當時疫情方興未艾,儘管兒子帶著口罩,我仍然擔心鄰居奶奶會介意,心底也多少氣孩子不乖乖待在家裡,於是趕緊將孩子喚了回來,並質問他怎麼跑到外面去了?孩子回答:「在課堂上,老師說過和老人多說話、陪伴他們,老人會比較快樂、活得比較久。所以每次看到老奶奶,就會和她說幾句話,希望她活得更久」。聽完後,我愣了一下,沒想到三年級的小兒子有這麼細膩的心思與行動。我先肯定了孩子的善意和好心,也說明了自己擔心鄰居奶奶可能在意疫情、不敢與別人接觸,小兒子則明快地分享了和老人互動的過程以及對老人的觀察,說明她是很歡迎小兒子的陪伴的。

    自此,出門前去和鄰居老奶奶說說話,就成了兒子們的日常。再後來,從更多的談話中,兒子們分享了他們走路上學途中,會經過一條老人街,老人都特別早起、在門口聊天,兒子們會一一打招呼,也享受著老人家對兒子們禮貌、懂事的讚美。

    陪伴孩子以來,常在不經意間觀察與印證阿德勒提到「生命體的行動力會刺激、推動、強化心靈活動」。隨著孩子行動能力與生活圈的拓展,孩子對給予關愛與接受關愛的對象也一直在增長,我發現,「我們的家」其實也漸漸推展到了社區鄰里,在那裏,天真的臉龐與和藹的笑顏相會,道聲早安,開始嶄新美好的一天,足矣。孩子的社會情懷是天生的,同時也是需要被教育和引導的;然而,在引導之前,我們更需要學會去聆聽、看見與理解,而非著急著去壓制與斲傷,「如何引導孩子也關懷我們的家?」,孩子其實帶著滿滿的答案。

 

 

===

Grace Lin

國小專任輔導教師。本身育有一對男雙寶(10歲)與一個女孩兒(6歲),喜愛阿德勒的高瞻遠矚與直指人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嘗試以阿德勒的理念與孩子們互動,並願意以文字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共同學習。

 

 

【 阿德勒家庭諮詢教室 】

我愛家!不愛枷!

文:趙元芝

每逢清明就是慎終追遠、祭祖掃墓的大日子。唸高一住校的阿義卻感到無比沈重與不滿,父親早逝身為長孫的他不明白怎麼要這麼多拜拜,明明已聽話的提早一週回家祭拜父親,但家人要他清明節還回家拜拜,阿義不敢說連假已經跟同學約好,但臉上的不悅引來家人們的輪番說教,阿義滿心委屈奪門而出。

上高中以前,阿義一直為同住家族三代間時常的衝突感到為難與無力,家裏人一直把他當作小孩子,要他有耳無嘴,無論憤怒或悲傷更完全忽略他的感受。經常看見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大人彼此口出惡言,阿義不解的是家人怎麼可以是這樣?住校後,阿義感受到自立的喜悅,喜歡學校學習與同學相處。反倒是隔週回家一次與家人相聚的經驗益發讓阿義感到不解及抗拒。沈默是一種無聲的抗議,但同時讓阿義更加痛苦,阿義想知道消除壓力的解方。

國健署公布110年度的「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發現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8倍,死亡數成長1.65倍…。是什麼導致孩子身心發展情形每況愈下?可能的影響因素不少,但阿德勒心理學認為缺乏隸屬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阿德勒說人是社群性的動物,渴望在群體中有歸屬感同時有成長的需求。家是孩子第一個社群,通常身體的照顧無虞,但心靈的照顧經常被忽略。以在家裡長期不能有聲音的阿義為例,面對家庭傳統與自我發展需求碰撞時,內心的不滿一次次升高。為什麼不試著跟家人溝通?因為阿義心中已經設定「溝通無效」的答案,這是從小到大與家人僵化互動經驗的歸納,有可能是阿義錯誤的主觀詮釋,但不可否認阿義是氣餒的。回家與沮喪若不幸形成連體嬰,家會不會變成了枷?

與家人相處過程中,爭執與衝突在所難免,華人社會更常見透過責備與批評來表達重視與關愛家人,雖普遍但不健康的家庭關係有解方嗎?阿德勒說人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如高一的阿義選擇先離開現場,讓自己在安全的地方喘口氣、深呼吸,透過找人聊聊抒發自己的情緒,等安頓好自己的狀態,才有可能釐清自己感受到什麼?在想什麼?哪些是負向且不切實際的想法?哪些是長期以往僵化的互動模式?不想反覆失去彼此澄清核對的空間,我在乎什麼?我還可以做什麼?

歸屬感不能等別人給。重新創造好的連結是每個家庭成員要努力的課題,即使感覺家人無法改變,但我是成長的個體,將焦點放回自己身上,相信我有能力區辨不合理的想法,能思考更多其他可能性,更可以重新選擇,用不具威脅性的方式與家人溝通及核對彼此的想法,即使不能立竿見影,但方向對,我相信與家人的連結一直都在,回家將不再是回枷。

 

趙元芝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第四屆理事長、臺中家庭教育中心輔導員、教育部家庭教育專業人員、阿德勒學派心師諮詢師、退休國中教師。興趣是關懷我們的家,樂於推廣阿德勒心理學及其實務應用。

【 社區裡的阿德勒 】

投籃機事件

 

文:徐麗敏

地利小食創辦人

鹹鹹夢享村/大台南好生活協會 執行秘書

 

辦公室外傳來一陣叫囂聲,米米大吼:「他說我投的很爛!」一邊作勢要痛毆守守。守守氣勢也不輸人,大聲的喊:「我才沒有!我是說加油、加油、加油!」兩個小孩在投籃機旁幾乎纏鬥在一起,我走出辦公室避免情況惡化。

看到小孩就要打起來,雙方家長急忙把自己的孩子拉開,兩個小孩也分別向來調解的大人「投訴」對方的不是,一聽到對方說自己的不是,又開啟了另一場的唇槍舌戰,兩人越發激動。我問兩位孩子:「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米米癟著嘴,試著向我還原事情發生的經過,我還來不及開口,守守便急著反駁,也向我訴說自己的委屈,旁觀的樂樂火上澆油,投訴守守在學校也會挑釁別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心急的守守媽媽看著矛頭都指向守守,也試著替孩子發聲,向米米問:「會不會是你聽錯了,守守說他沒有講你很爛阿,他是為你加油。」米米聽到這番話,委屈的大喊:「我真的有聽到他說我很爛!」 

我再一次詢問兩位孩子:「有需要幫忙嗎?還是你們只要向彼此罵一罵就好?這裡不能打架,不能傷害別人。如果需要我協助你們兩個溝通,我們可以進辦公室坐下來好好的談一談。」

米米點點頭,但守守卻表示不情願。依照過去相處的經驗,守守只有在自己理虧的時候,才會想要逃避,因此我略為強硬的對守守說:「我需要你一起進辦公室釐清事情的經過,我不希望未來又發生同樣的情況,這樣會對我造成困擾,那我就會考慮以後你還能不能享有使用投籃機的權利。」

守守聽到我這麼說,雖不情願但仍一起進到辦公室,我請不相關人員先離開現場,信任我能好好調解孩子衝突的兩位家長,也將空間留給我們三人。我示意兩位孩子找個椅子坐下,可以等到心情準備好再開啟討論,我願意等。

降低了環境的干擾,用不了一分鐘,孩子便冷靜下來,於是我開始說明接下來討論的目標:「我會作為兩位調解衝突、釐清事實討論的主持人,這場討論的目的是要讓彼此都能好好的說話,理解對方的感受跟需求。不論你們剛才做了什麼,都不會有人受罰,但是接下來的討論,請你們務必對自己負責,說真實的話。」

確認兩位孩子都能接受這個目標後,我進一步說明討論的規則,並詢問他們是否同意:「接下來兩位會輪流發言,每一個人發言的時候,都只看著我的眼睛向我訴說,另一方若有想要反駁之處,不能中途打斷對方的發言,等到輪到自己發言的時候,同樣要看著我的眼睛說話。」兩個孩子都同意。

討論的過程又是另一篇故事了,但整個事件過程不離阿德勒心裡學提到的4C: 連結感be Connected、能力感be Capable、價值感be Counted以及勇氣have Courage。

當我開口問孩子「有需要幫忙嗎?」代表著我相信他們有能力(be Capable)可以選擇適合處理紛爭的方式,不論有沒有大人居中協調。若他們回答不需要幫忙,我也可以在旁觀察而不直接出手干預,展現出「如果你需要,我隨時都在」的連結感(be Connected)。 

當我略為強硬的向守守表達「我需要他一起進辦公室討論」時,我相信自己的需求也值得被重視(be Counted),而守守對我而言也是重要的(be Counted),我希望他未來能夠繼續安心的來到這個空間,並與其他的孩子同在(be Connected)。

當我對孩子說「我願意等」、聲明「不會有人受罰」,將目標放在「理解彼此」時,代表我是重視他們的(be Counted),這個重視,不因他們的行為而有所改變。

當我說明規則,並詢問他們可不可以接受,代表我相信他們有能力(be Capable)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要求孩子看著眼睛說話,是為了更好的跟孩子連結(be Connected);提醒「說真實的話」,並為自己的行為向對方道歉時,是為了鼓勵孩子有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勇氣(have Courage)。 

事件落幕,兩個孩子順利釐清事情全貌,除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真誠的向對方道歉請求原諒外,也順利說出自己的感受、需要,並向對方提出請求。兩位孩子的媽媽個別向我表示感謝,我也回饋我對孩子的成長觀察,兩位孩子、三位媽媽因著這個「投籃機事件」,更加感謝彼此的陪伴,讓自己又超越過去的自己一些。

【校園裡的阿德勒】

 

你感覺到孩子正在對你報復嗎!?

 

文:黃英瑜

小港國中專任輔導教師

 

在學校輔導工作中,我盡量陪伴每一個家庭去面對衝突及困難,有時候有人會問我,這些有問題的小孩,是不是都是他們父母沒有愛?

 

我感覺到這可能是一種武斷的刻板印象,一個一個生氣、無助、無可奈何的家長臉孔浮現在我的眼前,想起有一段令人心碎的故事:

 

我和小K第一次見面,就像很多時候一樣,導師鼓脹著臉把他帶來輔導處,感覺的到兩人剛剛發生過衝突,但老師要壓著一肚子氣,用比較理智的語氣與我們訴說剛剛發生的情況。大致就是老師在指導班上的午餐及打掃工作,但小K不知道為甚麼不但不配合,並且還生氣罵老師髒話,堅決不道歉甚至還將桌椅踢翻。老師很客氣地說:「他就拜託你們了」,留下小K在輔導處。

 

小K已經國中一年級,身高還像是一個國小學生,臉上稚氣未脫,算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不發一語地站在輔導處,也不願意說話。既然他對老師不禮貌是事實,我就當作讓他罰站一下,等待下一次可以冷靜並接觸他的機會。

 

我約談小K,他拿到約談單有過來,進入諮商室後我開始面臨很強大的防衛及挑戰。小K要不就是對我的關心說反話、要不就是裝睡不回答,真正有說話的時候就是在罵老師及家長,說不要他們管,自己打算要離家出走,說已經跟嘉義的朋友約好要收留他等等。

 

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進展,持續想辦法要與這個孩子連結未果。但是這段時間實在太久了,主任在會議上詢問這個案的輔導狀況,我只能如實說他對我很不禮貌、給他約談單的時候他會說:「衝啥小」,過來晤談的時候也會挑釁及東倒西歪地故意裝睡不理你。主任建議既然他不接受輔導就結案了,但是我非常的堅持,我感覺到這個孩子有很深的需要。他至少沒有拿到單子不過來,我想一定會找到方法跟他對上頻率。

 

小K持續在班上跟老師對抗,故意不寫作業。老師要寫聯絡簿告狀的時候,小K就發脾氣罵髒話,情況一直沒有改善。我慢慢地觀察並假設小K是在報復大人,希望讓大人不舒服來展示他的權威,因此我向導師建議採取阿德勒學者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所發展的一系列方法,包括避免對立衝突、使用邏輯後果而非懲罰,並且以溫和卻堅定的姿態來應對。說實在話,導師因著對我的信任,很願意嘗試我建議的作法,但更多是對這個故意要找老師麻煩的孩子感到非常生氣。

 

我慢慢驗證我的假設,小K的爸媽辛勤工作,對家人照顧有加,父母感情很好,奶奶也會協助照顧孩子的起居。小K有一個哥哥唸國中三年級,屬於功課好沒甚麼讓人擔心的孩子,而小K就不是這樣的風格,不但注意力不集中、好動愛頂嘴、生活習慣也不好,因此在生活小事上經常被糾正。有一次奶奶叫小K先去洗澡,不要一直看電視,小K就對奶奶不禮貌、罵奶奶三字經。為了這樣惡劣的態度,爸爸回來就拿棍子修理小K;在作業上若功課沒有完成、聯絡簿上有紅字,也會被爸爸修理,因此小K才會在學校對老師發脾氣。

 

在小K的感覺裡,就是覺得大人都拿哥哥與我比較,我什麼都不好、大小事情都被大人罵。因為大人討厭我,所以我也要討厭大人;既然他們不喜歡我,我就惹他們生氣,不要配合他們。這是小K的私有邏輯,在這樣的情緒裡,是一個挫折沒有價值感的孩子回應世界的方式,當他看到老師被他弄生氣,當他覺得有辦法讓大人也不舒服,他內心有一種報復成功的感覺,但其實那並不快樂。

 

我帶著這樣的理解重新接近小K,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讓小K不要覺得我也是討厭他的大人,會挑他毛病且永遠看自己不順眼那一種大人。於是我開始不再跟小K討論為什麼被處罰,也不再討論爸媽的要求有甚麼用意等等,而是拿出抽屜裏面的白紙,問他會不會至摺紙飛機?我們默默的摺飛機,然後在走廊上試飛,這是我們之間難得輕鬆自在的互動。後來我們偶爾玩玩遊戲,偶爾可以關心聊天,關係就沒有再那麼對立。我特別跟孩子說:「不要覺得哥哥什麼都比你好,你也有很多優點,你們只是不一樣而已」。談著可能朝向餐飲科發展的未來,時間轉眼到了二年級下學期,才能有這樣的進展。隨著小K與導師及家人相處起來沒有那麼緊張了,我稍微有一些放心,但是情況卻在三年級下學期急遽變壞了。

 

因為小K半夜玩手機,白天起不了床,無法上學。爸爸在多次督促後脾氣起來,親子起了衝突,小K向大人報復的行為又回來了。隨著校外交友越來越複雜,報復的手段更為誇張,例如:故意在校慶的時候穿著便服,帶校外人士進來,並且在學校抽菸,故意要讓大人生氣、半夜找一堆飆車族到家中聚集,吵鬧喧嘩的聲音引起鄰居報案,爸爸也被弄得不得安寧。爸爸一氣之下趕走所有聚集的少年,把小K扭送警察局。

 

畢業在即,小K不但多次駕駛機車自摔,全身受傷,並且是在同一個地點、用同一種高速、壓過同一個凹洞而噴飛。我看著小K一跛一跛的跳著,繼續去找朋友、繼續鬧事,完全沒有感覺到自身的危險與害怕。失去與人的連結及價值感使小K忘記自己身上的疼痛,沒有歸屬感也讓小K失去自我保護的意識。一個孩子可以為了找朋友來陪他,偷家中的東西賣掉去請朋友抽菸喝酒、在學校偷同學的錢用來和外面的朋友花天酒地、半夜一直Call別人來陪他。所有失序的行為都集中出現,甚至還趁著爸媽出門不在家,找朋友將爸爸的轎車偷駛出去當玩具開,一路橫衝直撞後,擦撞被警察攔截。

 

在這三年當中,我許多次與小K的父母交流,他們是樸素且勤勞的父母,老實且規矩,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實在困擾不已。畢業後小K不願意升學,誇張的行徑導致小K兩次被少年法院拘留。我持續努力著,看看能不能挽回讓他走向正途,但他被交往的朋友引誘去賭博欠下債務,並且仲介他去當車手抵債,終於被警察以現行犯逮捕。我最後一次去看小K,是他暫時被少年法院放出來,家中打包好了東西要搬家。小K說爸爸和對方談和解,要賠償一千多萬的債務,所以現在要把房子賣掉,家裡要搬出去租房子。我驚訝的說:「你爸爸有沒有想不開去跳樓?」小K靦腆的說沒有,爸爸只有心情不好去喝酒。我問他:「爸爸怎麼說?」小K說爸爸有跟我說了很多。我勸小K把不法集團的人向法院透露,以此減少爸爸的損失,但這些人曾經把小K打到臉頰骨裂傷住院好幾天,因此他不敢把這些人說出來,在法院表示是自己願意從事的。我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震驚,一度說不出話來,在無奈中也只好跟小K說:「既然如此,爸爸願意跟你一起承擔,那就好好做人、重新開始吧。」小K點點頭。

 

我跟小K說:「我從來不覺得你會走上這條路」,小K也跟我說,他自己也覺得不會,但後來就是被逼到。由於他已經畢業,超過我可以服務的時間,我跟小K說:「以後我沒有機會再來找你了,但你可以回來學校找我。」我期待他和爸爸好好相處,不要再互相傷害,但這必須看看造化了。

 

阿德勒表示人天生就有歸屬感、能力感、價值及被鼓勵的需求。人沒有辦法長期缺乏這些,所以會衍生出過度引起注意、對立爭權、報復或是完全放棄自己的情形。我對於小K因為缺乏歸屬感產生的問題行為感到惋惜,也對於爸爸一輩子努力付之一炬感到感慨,我轉介少年輔導委員會的社工繼續幫助小K,希望這些代價可以到此為止。

 

你是否也看到過努力惹怒大人的小孩?你是否也感受到現在眼前這個小孩,正試圖對抗你的權力?想想阿德勒在一百多年前的細緻觀察,孩子正在感到沒有連結、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或許多一點了解,可以減少許多遺憾與代價。

 

註:文中角色及故事經過改編,以保護當事人隱私及權益。

交通資訊

加入FB粉絲團

 

加入Line群組

LINE QR d62ff